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常识
  • 贷款 车辆 公司 企业 自己的 银行 社保 费用 员工 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资治通鉴: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7 10:36:18    

     中宗元皇帝中

    太兴四年(辛巳,公元三二一年)

    本文重点: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原文:五月,庚申,诏免中州良民遭难为扬州诸郡僮客者,以备征役。尚书令刁协之谋也,由是众益怨之。

    北方良民因为躲避战乱来到扬州,沦为当地士族的奴仆。按照当时的法律,奴仆是士族的私产,不在征调兵役之列。刁协建议下诏将这些奴仆赦免为平民,增加国家征发兵役的能力。此举等于是抢夺了当地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大族不满。


    原文:终南山崩。

    终南山发生崩塌灾害。


    原文:秋,七月,甲戌,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合肥;丹杨尹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青州刺史,镇淮陰。皆假节领兵,名为讨胡,实备王敦也。

    给戴渊和刘隗领兵权,各自招兵买马,防备王敦可能发生的叛乱。


    原文:隗虽在外,而朝廷机事,进退士大夫,帝皆与之密谋。敦遗隗书曰:“顷承圣上顾眄足下,今大贼未灭,中原鼎沸,欲与足下及周生之徒戮力王室,共静海内。若其泰也,则帝祚于是乎隆;若其否也,则天下永无望矣。”隗答曰:“‘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竭股肱之力,效力以忠贞’,吾之志也。”敦得书,甚怒。

    王敦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想拉拢刘隗,但是在刘隗的眼里,你王敦顶多算是一个权臣,势力再大,但你还不是皇帝。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出自《淮南子》,意思是:鱼儿在江湖遨游,就会互相忘记;人在道术上有成,就会互相忘却。

    由此我们联想到庄子用三条鱼来比喻人生的三重境界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一、庄子在《逍遥游》里写的第一条鱼,是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能化作鹏,遨游于九天。它会乘着六月的风,飞去南冥。可是庄子却说它不自由,一旦没有风,就只能从高空坠落。

    我们常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这靠的是外力。《管子》里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人一旦为物质所累,必然会失去纯粹的自我。所以在庄子的智慧中,不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二、庄子在《庄子·秋水》说的第二条鱼,叫做儵,是濠河之鱼。有一天,庄子和惠子路过濠水的桥上。庄子说:“你看这些儵鱼在下面游得多么快乐。”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其实生活就像一出戏,我们不在别人的剧本里,怎么能知道别人的悲欢。快乐从来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眼里的。所以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是: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就像曹操说的一样:我就是我,不管你们怎么说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三、庄子在《大宗师》里写的第三条鱼,叫做鲋,是一块就要干涸的池塘里的小鱼。两条小鱼暴露在陆地上,互相吐沫,互相湿润,勉强维生。

    庄子却说,与其这样互相熬着,不如彼此了断,重获新生。我们常说天命无常,人如风絮。所以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三个境界是:找到自我。

    庄子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心灵要则插上自由的翅膀。

    刘隗在这里用这句话就是跟王敦划清界限,你是你,我是我,我只效忠于皇帝司马睿,你王敦还算不上什么东西!

    骂的痛快!人嘛,别自视太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