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清晨,萨尔图采油作业区+19 - 2井场寒风呼啸。一个红色身影在井场中忙碌穿梭,时而仔细观察设备,时而询问现场情况,时而记录关键数据,一系列“望、问、切”的动作娴熟流畅。她就是张帆,一位在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工艺所措施管理组深耕11年的解堵专家,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油井“医生”。
张帆
扎根基层的这11年,张帆凭借着对石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一颗匠心精心呵护每一口油井。她带头突破了一系列解堵技术难关,其主导的技术成果《化学解堵效益提升研究》荣获红岗采油厂2023年度科技创新三等奖。谈及个人成长历程,张帆感慨地说:“我工作的这片盐碱滩,是前辈石油人在荒芜中开辟出来的,这里曾有‘小大庆’的辉煌。如今,我愿成为助力红岗采油厂重回巅峰的坚定守护者与践行者。”
“基层是学习技能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的摇篮!”2014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张帆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吉林油田一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她深刻意识到,油田解堵工作横跨多个学科领域,要想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从此,张帆便一头扎进求知的海洋,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油藏工程、采油工程中提高采收率等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从常规的酸化、压裂解堵,到新型的微生物解堵、超声波解堵技术,经过多年的钻研与实践,张帆对各类解堵措施烂熟于心。面对不同地质特征和生产状况的油井,她能迅速判断问题所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堵方案,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红岗采油厂老区的油井,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储层遭受严重水敏伤害,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产量大幅下滑。张帆深入研究后,精心筛选合适药剂,并借鉴细分层压裂思路,创新性地提出分层振动解堵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她全程紧盯施工进度,严格把控各项施工参数。在她的努力下,这些油井产量显著回升,平均单井增油6.1吨,有效遏制了该油区产量递减的趋势。
2024年,由张帆负责制定并实施解堵方案的油井多达172口,成功率超80%,累计增产原油3386吨,为油田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劳动新闻记者 杨雪 通讯员 杜琳琳 徐丹)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