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从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了解到,如今筹办赛事的广州赛区已迎来重要节点,广州市负责的23个场馆改造项目全部实体完工。这意味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脚步愈发临近。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
下月迎来世界田联接力赛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共有30个场馆,其中广州市负责建设23个(其中包含4个省属市建),其他7个为省属省建。
去年底,广州市第一批次6个场馆竣工验收并完成移交。到上个月底,除1个临时场馆赛前搭建外,其余场馆全部实体完工。
在23个场馆中,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等20个场馆已完成竣工验收,省人民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场分别按计划于4月30日、6月30日完成竣工验收。
以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例,场地的环场跑道已完成改造。本次改造按国际田联认证的跑道标准升级,打造1000米的室外环形跑道,以“全民共享”理念重构城市运动空间,使之成为集专业竞技、市民健身、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城市运动新地标。跑道系统连接环场路慢行网络与无障碍设施,配备定制化标识和设施,兼顾赛事需求与全民健身功能。
据了解,焕新升级后的天河体育中心将于5月10日至11日迎来首场赛事——2025世界田联接力赛,这是这一项目首次落户中国。作为世界田联接力项目最高级别的单项赛事,届时预计将有1000名世界顶尖短跑高手齐聚羊城。本次赛事既满足了羊城体育迷对高质量田径赛事的渴望,同时对十五运会的举办也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
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
营造岭南风韵绿色体育场
另外,备受关注的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在改造的思路上则更多融合体育和生态,共享赛事和休闲,塑造全民运动生活新体验。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体育场此次升级改造在设计上融入岭南园林的元素,植被的选择优先考虑本土物种,既能适应当地气候,又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出具有岭南风韵的绿色低碳现代化体育场所。
以体育场为基础,结合大学城中心湖公园和周边自然山体,打造一个既开放又共享的生态体育公园。通过景观绿化和道路提升,巧妙地引入周围的山脉和水系,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和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同时,体育场馆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升级,其中着重加强了体育场的服务保障能力,如安全检查、医疗急救等,确保在大型赛事中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各种需求。
■新快报记者 高京
编辑:郑健龙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