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澳多年,还没有真正到过路环。只是有次去九澳圣母村(麻风病村)游览时,坐在公交车上路过而已。粗粗的印象是,路环极象是个破旧的乡村。
在路环市区公交站下来,看到马路的一边是高墙,猜想那应该就是澳门监狱了,另一边的路坎下有几座很有些年头的坟墓,不知那是不是路环坟场。但引人注目的还是路边成排的假菩提树,每棵的主干至少都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得住。这种树在澳门大量种植的时间是十八世纪,也是澳门古树数量最多的树种。稍后看到,整个路环市区都遍布这种硕大的假菩提树。那个时候,市民自觉栽树种树的可能性比较小,澳葡政府市政方面规划栽种的可能性更大。这些假菩提树应该是葡萄牙人侵占路环后不久就栽种了。
在恩尼斯总统前地,知道了澳门驰名小吃葡挞原来就是诞生于路环的安德鲁饼店。看到不少游客正在饼店内大快朵颐,还有人成打购买然后拎走。在饼店旁边,有路环市区的平面图。图上说,沿市区步行一圈,仅需二十余分钟。此说法令人怀疑,这是以什么人的步行为标准的呢?是纯粹的散步还是包括赏景?不过这也说明路环市区的狭小。
沿十月初五马路前去大名鼎鼎的谭公庙,中途拐进了圣方济各教堂看了看。教堂的外墙是南欧建筑的色彩,深深打上了葡国的烙印。教堂前的小广场上坚有攻打海盗的纪念碑,教堂两侧的建筑物内,都有居民在忙碌着准备外卖的中餐,小教堂内则非常安静。文化局下辖的路环图书馆大门紧闭,要待下午才开放。馆前走廊六根粗大的圆柱,很显眼。据介绍,该馆曾被评定为具建筑艺术价值之建筑物。
路环中葡学校是所全新的建筑,操场也宽阔,又临近河道,加上路环人少,安静异常。在环境上,比起澳门半岛那些看不到蓝天白云的楼内校园、裙楼学校,真不知好多少倍。可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也看不到学生的身影。后来上网查询,才知是所是为残疾孩子而建的学校。
在路环诸庙之中,谭公庙的香火应该是最旺的。我去时正有几拨香客在跪拜。有大陆的,有香港的,也有本地的。庙前的香炉里正燃着大大的香烛,一女庙祝在清扫燃放炮竹后的纸屑。我先绕到旁边的凉亭去观赏,发觉凉亭两层的地面都是炮竹纸屑,是真正的“满地红”。庙内有数根硕大的兽骨,据说是鲸鱼之骨,还有一龙舟模型,据说也是用鲸鱼骨做成的,已成谭公庙的镇庙之宝。男庙祝说那是建庙之初渔民所赠,若真如此,那就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难怪那些骨的表层都已成灰色。
又据已故学者陈炜恒先生所著《路凼掌故》一书介绍,谭公庙建于清同治元年。谭公属水神,与妈祖一样,为渔民的保护神。故陈先生断定此庙是渔民所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谭公诞,于庙前搭棚大演神功戏。有年还邀请到香港大明星罗家英、江明荃到场演出。除演神功戏外,还有巡游活动。猜想每年谭公诞之时一定善男信女云集,小小的路环一定盛况空前、热闹非凡、人满为患。
中午时回到恩尼斯总统前地买盒饭。这个时候的路环才算有点人气了,游客与散布在各个角落的搞建筑或装修的工人,都汇集到了快餐店。各快餐店都有点人声嘈杂的味道。在快餐店里,还遇到与我同车抵达的一对不知是日本还是南韩的情侣,大家都相视一笑。外国游客竞也在此逗留良久,可见路环还是有一定的迷人之度的。拿上盒饭到河边的石凳上坐着慢慢吃,被徐徐的河风吹着,边观看着还算宽阔而无任何船影的河面及静静的对岸横琴,也算是一种爽意吧。
餐毕沿船人街往码头方向走,沿河搭建的渔栏多已破烂,门与锁都是锈迹斑斑,总共只剩两家还在营业。码头上空无一人,旁边的海关四门大开,但也是没有人影。旧时的屠宰场铁栅门紧闭,看样子是荒废多年了。从有关的资料上早得知路环以前是渔业、造船等相关行业为主的,这从其街道名称也可见一斑。打缆街、打缆路、打缆巷、船铺街、船人街、咸虾巷等等,这些足以见证路环曾经作为渔业的繁华。那些曾经的渔民都已弃船上岸,甚至都搬迁到凼仔或澳门谋生了。整个路环已变得和大陆的留守村庄没什么区别了,所见不多的居民又几乎都是中老年人。
站在稍高一点的地方,放眼望去,路环多是矮小的旧房。虽然也算干净、整洁,但缺少生气。总给人一种暮气沉沉之感。有几栋看上去洋气又坚固的新别墅,但封闭的正门前的小院都满是杂草,每层阳台上的花盆都是空空如也。而早已废弃的路环船厂更是破烂不堪,说得难听一点,已到影响市容市貌的地步。
回程坐公交车经过红街市时,看到有市民在派发传单。旁边的彩旗上都写着“守护路环”四字。猜想应是路环居民在抗议,与近期传说政府要在路环叠石塘山修建高层住宅有关。以笔者愚见,依据路环的现状来说,也许开发是一种更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