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常识
  • 贷款 车辆 企业 公司 费用 银行 自己的 合同 社保 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原来这叫:能量守恒定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0 09:37:35    

    命运从不偏袒谁,它自有一套公正的运行法则。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动态守恒,阴阳转化。

    而现代物理学也有一个名词,叫“能量守恒”。

    简而言之,一切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我们的人生也遵循着守恒定律,当下你所有的付出,生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馈赠于你。

    01

    • 德业守恒:能立德,才能守业。

    东汉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

    一个人行事堂堂正正,福缘自会相伴;若德行败坏,是自毁长城。

    明代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权倾朝野。

    身在高位,他没有想着造福百姓,反而忙着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儿子严世蕃更是跋扈骄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朝廷无我富!”

    嘉靖四十三年,严世蕃案发,恶迹败露后,被腰斩弃市。

    严嵩也被罢官为民,晚年贫病交加,靠偷吃坟头贡品过活。

    死时既无棺木下葬,更没人吊唁。

    行走于世,人品败坏一分,路便窄一寸,立德修心,才能行稳致远。

    曾国藩说,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为官时,他恪尽职守,不贪求富贵,不居功自傲,对待同僚谦逊宽容;

    在家族中,以勤持家,要求弟子恪守孝悌之道,奢侈之风不可长。

    最终曾国藩成为“中兴四大名臣”,其子孙后代也人才辈出。

    德者,得也。

    厚德之人,方可承载万物。

    唯有积德修福,不违道义,才能守得住人生基业。

    02

    • 苦难守恒:能吃苦,才能成事。

    《太师张文忠公行实》里记载了一件轶事。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从小天资聪慧,深得湖广巡抚顾辚欣赏。

    张居正13岁考举人时,顾辚给监考官打招呼,希望不要录取他,想趁张居正年龄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吃点苦头。

    三年后,张居正再次参加乡试,一举高中。

    顾辚再次告诫他,志向要远大,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

    枫不经霜叶不红。

    只有在磨难中沉浮过,所受的苦才会照亮前行的路。

    任正非曾用“20年的炼狱”形容华为的初创时期。

    在那段最难捱的时光里,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殚精竭虑地想着如何完成产业转换和产业升级。

    那时的苦难与辛酸,最终换来了此时的风光。

    现在,他经常告诫员工:“30多岁就想躺床上休息,我都不敢想。”

    生活有苦有乐,前半生放纵于短暂欢愉,往往得用后半生的凄惨去偿还。

    先去经历曲折坎坷,人生方能破茧化蝶,涅槃重生。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形容人生:“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人这一辈子,要吃的苦逃不开,也躲不掉。

    与其被动地吃生活的苦,不如主动吃努力的苦。

    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当你历尽生活的风霜雨雪,岁月绝不会辜负你的奋斗。

    03

    • 自由守恒——能自律,才能自由。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创造出来的、更广阔的人生。”

    放纵滑入深渊,自律通往峰巅。

    克制享乐的欲望,战胜安于闲适的惰性,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控生活。

    冯唐是一个知名作家,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在其他领域也很有造诣。

    他既是临床医学博士,又曾是麦肯锡的合伙人。

    他对人生的驾驭,都源于背后的那一份自律。

    每周工作 80 个小时,每天只睡 6 个小时,这样的习惯,冯唐坚持了快 30 年。

    他努力管理身材,每天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有时间就会去跑步。

    他坚持学习,睡觉前会阅读各种书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上,他往后排一坐,自顾自埋头看书。

    他利用周末和春节的业余时间来写作,用常人不可及的毅力完成了 6 部作品。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曾说过,自律的前期是兴奋,中期是痛苦,后期是享受。

    自律给予多少痛苦,便会馈赠多少惊喜。

    有的人下笔如有神,各种典故信手拈来,那是因为他坚持阅读。

    有的人身材标致,朝气蓬勃,那是因为他管得住嘴,迈得开腿。

    我们步步前行,才能摆脱生活的奴役;日日精进,方可主宰人生。

    04

    • 得失守恒——能舍去,才能得到。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活得很累,于是他向智者寻求解脱之法。

    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身上,让他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

    捡到最后,那人不堪负重。

    年轻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吗?”

    智者反问他:“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金钱、地位、名声哪一样拿出来扔掉呢?”

    生活中哪能事事如愿,样样都享有。

    一个人能得到多少东西,取决于他能摈弃多少东西。

    贾平凹说过一句话:“能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舍得。”

    楚国令尹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儿子说:

    “我死后,楚王会封赏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之地。

    楚国和越国交界处有个地方叫寑之丘,土壤贫瘠,名字不吉利,皇亲贵族都不想要,让楚王把这个地方封给你吧。”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想把膏腴之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推辞了,请求楚王把寑之丘封给自己。

    后来,其它封地数度易主,但孙叔敖的子孙却在寝之丘延续了十几代。

    以一地贫瘠换世代安宁,这就是孙叔敖的智慧。

    活得通透的人,深谙“舍得”之道。

    他们明白,如果想向人生索要某个东西,就得用另外一件东西去置换。

    古人讲究平衡之道,所以在《道德经》有一句话: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命运从不偏袒谁,它自有一套公正的运行法则。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你付出怎样的筹码,终将收获怎样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