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范传龙
近日,晨光穿透北碚金刚碑后山的薄雾,洒在谭文生烈士崭新的墓碑上。烈士的儿媳田巧荣蹲下身,指尖摩挲着鎏金碑文,轻声说:“爸,这次真的安稳了。”
她转头望向曾经人迹罕至的山坡——14座青石碑沿山脊列阵,松柏成行,护栏锃亮。
3月27日,北碚区金刚碑后山,红岩检察官前来祭奠英烈。记者 李雨恒 摄
这片被荒草湮没五十余载的烈士墓群,在重庆“红岩检察官”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接力守护下重见天日。15名长眠深山的铁道兵英烈,终于“等”来自己的身份、故事,和穿越时空的团圆。
一通电话:
拨开荆棘,唤醒尘封的荣光
2024年2月,一通电话打破了北碚区检察院的平静。电话那头,北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语气凝重:“我们在金刚碑古村落后山发现了一片烈士墓群,现状令人痛心……”
放下电话,检委会专职委员王小雄立即召集“红岩检察官”办案组,踏上了寻访之路。穿过蜿蜒崎岖的山路,“红岩检察官”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
15座烈士墓隐于荒草丛中,墓碑风化开裂,字迹模糊难辨。墓群内枯枝败叶堆积如山,坟冢塌陷,杂树肆意生长。临崖处无防护措施,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小路被荆棘覆盖。最令人痛心的是,其中一座墓的墓碑已不知所踪,余下14块碑上仅存“烈士”二字,以及寥寥数语记载的姓名、籍贯和牺牲时间。
3月27日,北碚区金刚碑后山,红岩检察官进行例行巡查。记者 李雨恒 摄
“烈士为何牺牲?为何长眠于此?”疑问萦绕在检察官心头。但更紧迫的是墓群的保护问题。北碚区检察院当即立案,展开行政公益诉讼调查。
“查清烈士身份是当务之急!”“红岩检察官”与北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联动,通过中华英烈网逐一比对信息。经核实,14名烈士中有11位是官方认证的英烈,但仍有3人身份成谜。
为尽快修复墓群,北碚区检察院向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检察建议。短短数月,专项改造资金到位,墓体修缮、墓碑更换、临崖护栏加装、600平方米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启动。一条便民走廊蜿蜒而上,指引后人通往这片重焕新生的英灵安息地。
一份意外之喜:
襄渝铁路背后的血色丰碑
修缮工程如火如荼进行时,一段尘封的历史悄然浮出水面。2024年深秋,“红岩检察官”再次来到墓群调研,偶遇山下住户张奶奶。
“50多年前,铁道兵在这儿挖隧道,出了意外……”老人颤巍巍的讲述,让检察官们心头一震。
结合此前发现的线索,“红岩检察官”翻开了《铁道兵英烈名录》。随着“铁六师”牺牲名单中一个个名字被点亮,真相终于揭晓:这15座墓的主人,正是1968至1971年间参与襄渝铁路建设的铁道兵烈士!
作为横跨鄂渝的“三线建设”重大项目,襄渝铁路是破“蜀道之难”的动脉。铁道兵们用血肉之躯在悬崖峭壁间开山凿隧。
谭宁福、晋家清、李生……墓群中的烈士,年龄最大的27岁,最小的仅18岁。他们或在爆破中牺牲,或在塌方时被掩埋,最终长眠于北碚深山。
红岩检察官献花悼念。记者 李雨恒 摄
更重要的是,此前未录入中华英烈网的3名烈士,其中2名烈士的姓名赫然载于铁道兵名录。检察官立即将信息同步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动英烈网数据更新。
“他们用生命筑就了天堑通途,我们绝不能让任何一位英雄被遗忘!”重庆检察一分院“红岩检察官”黎琳动情地说。
一次寻亲行动:
跨越山河的团圆
2025年2月,修缮一新的墓群庄严肃穆。青石墓碑上,金漆铭文熠熠生辉,烈士生平首次完整呈现。但检察官们仍未停步——“该为烈士们寻亲了!”
然而,寻亲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烈士户籍地遍布河南、河北、福建等8个省份,多数烈士牺牲时未婚无子,父母早已离世。北碚区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起联合行动,向各地发出协查函,联动检察机关跨省协作。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田巧荣接到电话时双手颤抖。她的公公谭文生1969年牺牲后,墓碑因年久失修而逐渐荒废。丈夫谭大明远在西藏工作,修缮计划屡屡搁置。如今,田巧荣轻抚崭新墓碑,含泪拨通丈夫电话:“爸的墓修好了,检察官还找到了他的事迹……”
红岩检察官献花悼念。记者 李雨恒 摄
4月2日,四川大邑县,程明忠烈士的哥哥、84岁的程明发老人盯着屏幕泪流满面。检察官带来的襄渝铁路纪录片中,铁道兵开山凿隧的场景被历史镜头定格。
“母亲临终前还念叨‘幺儿葬在北碚山上’……”程明发哽咽着说。女儿程小君紧握父亲的手:“以后我年年替您去看伯伯。”
目前,这场寻亲行动仍在进行中,“红岩检察官”们仍在奔走。
新闻多一点>>>
“红岩检察官”全力守护文物和文化遗产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为更好保护红岩革命旧址,传承和守护红岩精神,2022年4月,重庆市检察院一分院、沙坪坝区检察院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签署《红岩检察官办公室共建协议》,成立长驻景区的“红岩检察官办公室”。
三年来,“红岩检察官”已成为市检察院一分院及辖区检察院的品牌,一群“红岩检察官”肩负着保护红岩革命旧址、保护红色资源和文物文化遗产的职责。
他们先后办理相关刑事案件5件、公益诉讼案件62件,制发检察建议42件,督促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68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8个案例被最高检、市院评为典型案例。“红岩检察官”品牌获评全市检察机关“具有重庆检察辨识度标志性阶段成果”。
原稿点击>>
深山英魂归:一场跨越半世纪的守护与追寻-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