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25日讯 日前,平和县大溪镇大芹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锦昌在一线走访了解民情时,跟见怪不怪的老旧电线“较上劲”了,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小题大作”,推动全村老旧房屋电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能”。这一举措不仅赢得村民广泛赞誉,更成为基层干部转作风、办实事、惠民生的生动实践。
走进大溪镇大芹村,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而最让村民安心的是家家户户屋檐下整齐铺设的新电线。“以前电线老化严重,雨天漏电、短路是常事,晚上睡觉都不踏实。何书记带人挨家挨户排查改造,现在用电放心多了!”村民张大伯指着自家焕然一新的线路感慨道。
大芹村是典型的传统客家村落,村内多为砖木结构老宅,许多房屋电路年久失修,绝缘层破损、线路私拉乱接等问题突出,存在严重火灾隐患。驻村第一书记何锦昌到任后,将解决这一民生痛点作为践行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破口”。他带领驻村工作队走遍全村132户老旧房屋,逐一登记隐患点位,联合电力部门制定科学改造方案,并通过“村集体出资”方式支付资金,确保改造工程“不落一户、不漏一线”。
在推进过程中,何锦昌严把“作风关”。针对以往基层工程中易出现的“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等问题,他坚持“一线工作法”:亲自参与线路规划,组织村民代表成立监督小组,每完成一户改造即现场验收签字,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透明。短短三个星期,全村累计更换老旧电线7.2千米,安装漏电保护装置58套,惠及村民400余人,推动消除困扰村庄多年的“电火隐患”。
“驻村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填表格,而是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何锦昌表示,电线改造只是起点,驻村工作队同步开展“纠四风、办实事”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党员联户机制、开设“清风议事厅”等举措,推动干部主动下沉解决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困难户危房修缮、农产品滞销等实际问题13件,基本消除村内信访隐患。
从“风险线”到“安全线”,从“揪心事”到“暖心事”,大芹村的蜕变正是基层干部深化作风建设、践行为民初心的缩影。大溪镇党委领导表示:去年以来,各位下派的驻村书记,以“钉钉子精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最后一米”,用一件件小事,串联起党群“连心桥”,为乡村振兴绘就了安全底色,更擦亮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