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24节气之首,古人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温暖、生机和希望。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三首立春诗词,迎接最美春天
1.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这两句出自南宋诗人张栻的《立春偶成》。
张栻是南宋名臣张浚之子,和朱熹、吕祖谦齐名,世称“东南三贤”。
他们张家既是官宦世家,也是书香门第,祖先是唐朝大诗人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
他在30多岁的时候成了岳麓书院的讲师,门下弟子多达30余人,是湘南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这首诗写于一个立春时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是一首难得的咏春佳作。
诗歌开头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冰雪融化,阳气回升,花草树木最先感受到春的气息,睁开朦胧的眼睛,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这两句写得很是活泼俏皮,让人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后两句是诗人的遐想:他感受到了独属于春天的温暖,只觉眼前一片生机盎然,春风拂过,他仿佛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情景。
从“冰霜少”到“草木知”,从“生意满”到“东风吹水”,诗人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更新的景象,也折射出了当时诗人愉悦之情。
2.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
这首词写于苏轼贬谪海南期间,将词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写到了极致。
没错,就是“喜悦”,在唐宋时期,海南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贬谪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惩罚。
可是豁达的苏轼依然秉承着他那“随遇而安”的态度,以欢快的笔触,极写海南的绚丽春光,后人将这首词视为对海南之春的第一首赞歌。
词的上半阕从海南的春耕写起,富有生活气息。
其实这“春耕”也不是实景,而是海南的一种风俗。
根据记载,当时立春的习俗是“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而接着的“无限春风来海上”一句,不仅点出了海南岛的地理位置,而且还营造了一种极其广阔的意境,让我想起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以海为背景,境界自然壮阔。
而在春风的吹拂下,桃花也开得分外妖娆。
上半阕短短几句,便描绘了一幅桃花灼灼、春意融融的备耕景象,词人的愉悦之情由此可见。
词的下半阕又从迎春仪式写起。
“春幡春胜”都是迎春的习俗,表现了人民对春天的无限欢迎。
紧接着的第二句同样写到了春风。
一阵春风吹过,词人的酒也醒了大半。
这里的春风是和煦的,充满柔情。
那被春风卷起的杨花,就像雪花一样纯白无暇,美得令人心醉。
原本在海南岛是看不到雪花的,可是苏轼却将杨花当成了雪花,虽是羁旅天涯,却仍能苦中作乐,这就是苏轼。
不是没有前人吟咏海南,只是他们的诗词中大多暗含着飘零落寞的悲伤之感,所描绘的景象也大都是荒凉的。
但是苏轼的这首词确实一派春光烂漫,他的随遇而安,乐观豁达,令人不服都不行。
3.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这两句出自郭应祥的《鹊桥仙·立春除夕》。
郭应祥是宋代词人,生平不详,只留下了一卷《笑笑词》。
从标题可以看出,那一年的除夕正好碰上了立春。
其实,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情感来说,郭应祥的这首词写得很是普通。
但是最后几句“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却说出了如今很多人的心声。
春回大地,一切都会过去的。
愿山河无恙,人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