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祭祖节,也是踏青节。追思先人,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踏青出游,感受“春日经济”的活力。点击视频↓↓↓
每年清明时节,宁夏固原的一群中学生都会徒步前往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整个路程往返108里。这么具有仪式感的思政课,传承了30年,也坚持了30年。一次刻骨铭心的行走,胜过一百次空洞说教。很多网友都说,这是最好的思政课。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走在路上的每一步也会更扎实。坚持的不只是这些同学们,缅怀先烈也有很多形式。
来自河北的志愿者张红琢,18年来帮助1700多名烈士找到了亲人,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烈士“回家”,这也给了他坚持的力量。今天还看到一条消息,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有了新进展,8位志愿军烈士得以确认身份,从“无名”到“有名”,他们“回国”后也终于“回家”。
除了祭扫,清明节也是踏青节。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清明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8%。在北京,相关部门还推出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线路和10大赏花胜景地,丰富大家的出行体验。“赏花经济”不断升温,文旅消费持续火热。
清明时节说“清明”,追思先人、缅怀先烈,从中能汲取前行的力量;踏青出游,在春和景明中也能感受到“春日经济”的满满活力。眼前有山河,心中有家国。在路上,正清明。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王元
主编丨王兴栋
制作丨杨振江
编辑丨谭瑶 高少卓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尹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