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交通委机关党委与城投公路党委在G1503浦东枢纽段工程现场举行“党建赋能汇聚力量 共建融合创新发展”党建联建活动,今年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18个项目集中签约。
两年前,为推动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规划建设、强化运行质效、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市交通委机关党委与城投公路党委开展了“交通强市 开路先锋”党建联建,共推10个共建项目集中签约。共建项目中,S16蕰川高速、外环西段抬升、G318中段、G320出省段、油墩港青浦段等项目顺利完成开工目标,G228金山段、奉贤新建段、漕宝路快速路中春路节点、G318沪青平公路方厅水院段实现通车目标。
两年来,城投公路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年度投资额均达到170亿元以上。
G1503公路和周邓快速路浦东枢纽段远航路跨线桥正式建成通车
如今政企双方新一批共建项目再启动,全力推进漕宝路快速路、G1503浦东枢纽段工程、G15嘉金段改扩建、油墩港航道整治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强高速公路精细化治理,围绕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交通强市建设再启新程。
据悉,党建联建活动现场所在的G1503浦东枢纽段工程也于近日迎来重要节点,远航路跨线桥正式建成通车,预计年底将实现主体结构贯通(除闻居路处托换基坑),建成后将成为浦东枢纽对外交通主通道,进一步强化浦东枢纽的集疏运体系。
围绕双方今年合作,在思想建设方面,城投公路党委将做强做实新时代国企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由市交通委机关党委继续指派一批实践指导员,深化城投公路“公心铸路”党建工作站建设。双方将继续开展联组学习,同步实施工程全周期政治监督。
在规划建设方面,将推进S7越江前期、全生命周期运行养护、“智慧工地”等研究。计划今年推进白鹤内河港区(水域部分)5月开工、苏州河白玉路桥新建工程6月开工、S5沪嘉高速(中环-沪嘉嘉闵联络线)功能提升工程8月开工。全力推进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G1503浦东枢纽段工程、G15嘉金段改扩建工程、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等。确保今年相关交通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170亿。
在运营养护方面,将深化探索大芦线等高等级内河航道建运一体化,推进G1503东段、同三段、S36、S2综合整治专项养护。继续开展超载、超限车辆整治,启动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拒超配套改造。
在民生实事方面,将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党群服务站的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开展货运司机等群体关爱行动。完善随申办市民云“沪闸通”小程序,覆盖大治河西枢纽二线船闸、蕰藻浜东枢纽船闸,提升内河船舶通行效率。
统筹自然资源,促进工程有效投资
当交通工程的新建、扩建遇到既有树木,如何兼顾通行与生态保护的需要?工程规划和推进过程中常涉及占用林地、绿地、基本农田、水系等多重资源要素的协调,同时面临工期紧、任务重、关注度高等压力,因此自然资源的统筹对工程推进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项目投资额的完成。
在G320公路(松江金山区界-北松公路)改建工程实施中,由于原先既有道路较窄,而交通流量较大,亟待改建扩容。为最大程度保留道路周边树木原貌,市交通委相关处室会同城投公路和各参建单位,确定“应保尽保、就近移栽”的原则,通过“一树一方案”明确每棵树的搬迁位置,就近移栽和搬迁414棵、原位保留1722棵香樟树。G320松江段也因此成为上海市首个将行道树保护作为工程重点的公路项目。
为确保用地审批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更好统筹工程推进和环保要求,市交通委相关处室、单位与城投公路同题共答,采用挂图作战的方式协调推进。除了G320松江段以外,S16蕰川高速(G1503公路-省界)新建工程在《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新规发布实施后首批成功办理占用林地行政许可,为同类项目推进提供了参考案例。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松江段共116亩占用林地全部落实还林地块,青浦段390亩林地均完成占林许可认定,结合后续工程推进,共将促进后续86.4亿元项目资金的有效投资。
S16蕰川高速新建工程
构建技术支撑,提升地下道路品质
2024年12月31日,北横通道最后一处出口匝道江苏路二级出口匝道通车,标志着北横通道主线含所有匝道均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此前,北横通道主线曾经13次穿越轨道交通,总计下穿89处108栋各类建筑(含百年历史保护建筑),11次上跨和穿越苏州河,用一次次穿越打破了多项全国纪录,堪称盾构穿越的“百科全书”。
近年来,城投公路共参与市交通委共5项科研课题,其中,依托北横通道下穿轨道交通工程,开展大断面盾构下穿运营轨道交通保障方案研究,便是课题之一。该项课题成果为形成超大盾构“微扰动”穿越技术,大规模利用城市深层地下空间,打造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相关技术也将应用于南北通道的建设中。目前,南北通道浦西段与越江段涉及总投资额约172亿元,已顺利取得规划土地意见书批复,为开工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超大盾构“微扰动”穿越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隧道预制拼装、降碳减碳的研究也在同步深化。在市交通建管中心的牵头下,城投公路将在诸光路隧道、武宁路地道等盾构隧道预制拼装、明挖隧道整体式装配基础上,开展地下道路预制装配全产业链技术研究,构建相关的碳核算及评估体系。该课题相关的隆昌路越江隧道计划于今年8月进行浦东段盾构始发。
苏州河白玉路桥效果图
保障通行安全,加强设施精细治理
对现有交通秩序的维护,是政企联手的另一个聚焦点,超载、土方车“跑冒滴漏”等现象是影响道路通行安全较为突出的矛盾之一。2023年以来,在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牵头下,城投公路与交警部门联合行动,对超限渣土车夜间违法进入高速公路进行严查,从收费站入口控制超载渣土车。今年3月完成大修的外环隧道,除了对隧道结构、路面进行了加固和修缮,也特别引入了智能管控平台,并在浦东出入口设置动态称重检测设备,覆盖10车道,加强取证,严控超载行为。
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方面,政企携手还完成了G1503同三段、G15嘉金高速上跨沪杭铁路防抛网等设施加固,以及东海大桥桥墩过度冲刷区域防护工程,都为提升设施安全韧性进一步筑牢了基础。
从建设一条路、管好一条路,再到用好一条路,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保障通行安全,更好发挥既有设施功能,也是交通部门和相关单位将探索努力的方向。
2025年2月16日晚,复兴东路隧道正式开放非机动车通行,这是上海首条夜间电动自行车越江隧道。在“水陆联动”慢行过江的首次创新探索的背后,是统筹出行便捷度与安全保障,对既有道路设施资源的深度“挖潜”。作为这条隧道的建设主体和运行主体,城投公路在市交通委与交警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设施条件,利用双管双层隧道可避免“机非混行”的特点,对隧道及周边慢行交通设施一并改造,制定适用于电动车通行风险的隧道应急处置预案,顺利完成复兴东路隧道夜间开放电动自行车通行准备工作。
原标题:《18个项目集中签约,市交通委机关党委与城投公路党委启动新一轮共建项目》
栏目主编:徐晶卉
来源:作者:文汇报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