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时间 贷款 费用 银行 车辆 公司 企业 万元 自己的 社保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化再出发,数字赋能与价值链韧性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05:00    

    (本文作者祝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025年3月20日,笔者与拥有二十年跨国管理经验的美国麻省固体能源公司首席制造官李刚展开深度对话。我们基于共同研究领域达成共识:跨国经营管理亟需系统化经验总结。于是撰写此文,目标是通过揭示跨国经营底层逻辑,形成兼具学术性与实操性的指导框架,帮助新生代管理者规避跨国经营中的常见误区,尤其针对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出海需求。

    全球化,已经再出发,新的阶段已经开始

    现代技术的颠覆性突破、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寻求全球化竞争优势等动因,促进新时代的全球化发展。我们注意到,中国各层级企业,纷纷再次加强全球化布局,加大在海外投资建厂及业务布局的力度,通过全球化布局提升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在经历了过去几年逆全球化浪潮之后,全球化的新时代到来了,全球化再出发。

    回顾全球化发展历程,20世纪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全球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布局为主。1997年我国提出“走出去”战略,2001年正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发展提供强劲发展动力。进入21世纪,全球性疫情、地缘政治和局部冲突等因素交织,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出现,甚至有观点认为,全球化已经终结,特定阶段,我国企业缺乏走出去的动力和激励,逆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引起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思考。

    新时代全球化有了新的约束条件,跨国经营管理需要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跨国公司依然是新时代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积极参与者。跨国公司构建面向全球的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在重要市场东道国布局产业链,体现了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考虑,构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可以称之为再全球化阶段。

    提升全球价值链的韧性是新时代全球化的关注点

    新时代的全球化拥有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跨国公司需要更加关注全球价值链的韧性。在高端技术竞争、地缘政治等外部条件下,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新时代的全球化具有了更多的内涵及特征,自然灾害、疫情、冲突、地缘政治可能给全球价值链带来巨大的风险暴露,在技术脱钩、地缘政治冲突和气候变化等约束因素下,以成本效益为优先考虑的全球分工模式发生转向。各国关注的制造业回流与服务业外包,可以感知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调整。

    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快速发展,加上地缘政治的演变和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国际企业经营与管理需要面临更多的约束条件,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s)的安全性引起关注。全球化分工产生冲突,各国重视数字主权,推行数据本地化立法,跨国公司不得不考虑重塑全球价值链。学界与业界都开始考虑全球价值链的韧性问题,从成本利润的优先考虑,向供应链韧性优先考虑转向。增强全球价值链的韧性短期内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和效率降低,但可以通过高技术应用或跨区域协作降低成本,实现成本效率与供应链韧性的平衡。

    跨国公司通过战略性调整,提高全球价值链韧性,保持战略柔性。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但加强区域化深耕,构建模块化区域优势。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推行数字化连接,进行全球价值链重构。比如,特斯拉电动汽车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向下游进入动力电池行业,向上游收购锂矿资源,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

    全球化进入更高层级,开放式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现代技术应用场景的突破、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变量,促进全球化的高层级发展。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构建,数字经济促进平台经济发展,重构了全球商业生态,促进全球化演进。

    现代技术在跨国经营管理者中广泛应用。跨国公司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提升全球范围内需求波动的预测能力,通过数据智能优化库存管理,增强价值链韧性。通过数据驱动,加强全球化经营的风险管理,保障各个环节都处于合法、合规和高效状态。区块链应用场景扩大,将进一步加强跨境支付的便利性,提高了全球供应链的透明度,缓解了全球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全球化经营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ESG合规成为跨国经营管理的共识。全球化高层级发展还表现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同关注环境、社会、治理因素,ESG合规成为全球化的共同关注准则。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推行可持续发展,强化供应商社会责任审核,参与东道国的ESG规则制定,为全球化的高层级互动奠定了基础,促进全球化的合作共赢。

    开放式创新模式(Henry Chesbrough(2003)主要思想是企业创新不要仅依赖于内部资源和能力,还要运用供应商、客户、高校、科研机构、竞争对手等外部资源,通过整合内外部的知识、技术等资源,加速创新过程,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众多跨国公司已经在推行开放式创新,构建全球性竞争优势,为新时代的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方向。

    管理实践大师彼得ž德鲁克说过,战略性思考是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责任。作为跨国公司的管理者,要从全球化的定位、趋势、竞争和蓝海进行战略性思考,搭建有韧性的全球价值链,保持战略柔性,加强开放式创新,整合全球化资源,注重跨文化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仅代表作者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