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一词,如果没有具体语境,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指儒家六部经典,即《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简称《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二,指古代君子具备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具体语境下,六艺的含义很明确,例如,唐代韩愈《师说》里“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是第一种;而“君子六艺”是第二种,指成就君子多才多艺本领的六种技能。
“六艺”是春秋时期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最早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学子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本领,就能成为君子,成为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礼即礼法、礼仪、礼节,是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五个方面。孔子注重各种礼仪,三十岁左右学成凶礼,成为了一名主持丧礼的专家。古代丧礼,从人过世到入土有五十多道程序,孔子经过学习,完全掌握了这一套复杂的程序,他主持丧礼,井井有条。
乐指音乐、乐舞,其作用是增强重大祭祀活动的仪式感。六套乐舞的分工:《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据说孔子听闻韶乐后,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大赞其尽美矣又尽善矣。
射指射箭、射弹弓的技艺,射箭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非常重要,深受人们重视。军事射技有五射: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指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五御有鸣和鸾(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逐水曲(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 、过君表(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舞交衢(过通道而驱驰自如)、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驾驭之术也包含在运筹学、驾驭学、领导学方面对某一问题的综合最优化。
书指书写、书法,六书包括: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古人把书法看作一项高雅技艺,也当成修心养性的一种途经。
数指理数、气数、变数,包括数字、数理、数学,还包括“术”,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古籍《广雅》认为:“数,术也。”即运用“术”的技术、方法、技巧。
“君子六艺”是古代全能人才具备的六种能力,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对今人而言依旧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