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审稿,又学到新词了。缄默知识是什么知识呀?
缄默知识指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无法言传和不清楚的知识。缄默知识,也叫意会知识、默会知识、隐性知识,缄默知识是不能言传的。
“缄默知识”这个词首先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认识论说法:“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我国马开剑博士认为“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则大致属于显性知识;而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则大致属于缄默知识。”
如果说一切知识总体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显性知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之一角,而缄默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
缄默知识具有情境依附性,缄默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的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是对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
缄默知识具有“非逻辑性”,它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明确的逻辑论证与说明。
缄默知识具有“非公共性”,不能以显性的常规组织形式加以传递。
缄默知识的学习只能是感受性学习。只能意会的知识往往隐含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无法形成像书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分析在感受中习得。
像“灰溜溜、幽静、疲惫、倔强、深情、含情脉脉”等词语皆属于缄默知识类。人们可以感受它,意会它,却难以言传;“传”了,往往不如不传。这叫越传越糊涂。
显性知识、缄默知识,知识是无止境的呀!
学习永远在路上呀!
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谈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