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时间 贷款 费用 车辆 银行 公司 企业 万元 自己的 社保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里,芜湖长江最美生态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3:03:00    

    一方好风景,满眼皆覆绿。
    春日里,站在芜湖市鸠江区江堤上远眺惠生联圩,不远处并不湍急的江水缓缓东流,江岸边的联圩内,林地布局有序,道路修整一新,水系湖泊串联成清泉活水,岸堤旁花红柳绿……
    阳春三月,一江春水“映”江城,此刻的芜湖美不胜收。
    从曾经为防汛修建加固的堤坝,到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生态公园,再到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带,惠生联圩以及长江无为大堤的变化,成为芜湖将“绿色”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鲜活注解。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如期而至。在春天里种下一棵树,在来年收获满城青绿。
    3月12日,鸠江区在惠生联圩生态修复区组织开展党政机关义务植树活动,一棵棵新栽的树苗扎根江岸堤土,为长江岸线再添一抹新绿。这场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生态文明的实践教育,更是鸠江区近年来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全面促进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生动缩影。

    如何建好这条长江生态绿色廊道?植树节绿意盎然之际,我们可以实地探访一窥究竟。先将视线由近及远,来了解一下惠生联圩生态建设项目进展。
    惠生联圩紧邻大龙湾片区,是芜湖城市未来“跨江联动、拥江发展”的生命岸线。圩区在长江和无为大堤之间呈狭长形分布,长度约1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面积约3万亩。2024年初,芜湖市明确要求把惠生联圩打造成为又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文旅名片”,建成集综合休闲、观光体验、生态科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

    有了目标,下一步就是怎么建设。
    惠生联圩生态项目建设始终坚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条底线,突出生态建设本底和休闲游憩功能,以“最小的设计干预、完整的地方风貌、精致的人工系统、精准的土地利用”为设计理念,着力打造大景观,围绕长江大保护“保民生、利环境、促发展”的核心宗旨,建设和美乡村,振兴乡村经济,提升人居环境,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富民惠民。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项目分二期建设,并将蛟矶行政村约2.66平方公里范围作为启动区先行试点。
    截至目前,800亩水面已完成水系连通、坡岸地形改造,实现水位调控;场地内现有乔木约5万棵,初步形成杉林、乌桕、柳林等景观;规划车行道、步行栈道、农业生产道路等总长约20公里,已建成19公里;1800亩耕地已完成规模化整理及种植,可形成油菜、紫云英花海和麦田景观;综合服务中心及天水谣携程度假农庄正在进行房屋改造利用,部分公区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对外开放。

    天门碧水,惠生长卷。沿着长江岸线,以无为大堤鸠江段40公里为主要范围,涉及沿线四镇(鸠江区沈巷镇、二坝镇、汤沟镇、白茆镇)共14个村(居),涵盖惠生联圩城市生态公园,是构建长江(芜湖)百里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而这里,也将建设成为“长江最美生态湾”。

    统筹长江景观、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人文景观“四位一体”,围绕无为大堤惠生联圩段一期,沿途种植约7.5公里水杉生态风光廊道,串联布局“天门碧水营地、江风北梁之影、归鸠驿站湿地、惠生客厅长廊”等景观节点,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长江大堤生态风景廊道样本。

    2024年起,鸠江区“天门碧水 惠生长卷”一期项目正式实施,建设任务从东十三路(月异路)上无为大堤至蛟矶村口全段7.5公里沿线,投资约6200万元。

    记者从该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项目以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示范区建设为目标,目前已基本完善沿线大堤内外侧基础建设,正在加快启动天门碧水营地、惠生客厅长廊等节点建设,惠生长卷一期范围内种植了大量水杉、落羽杉等树木,已完成一阶段种植任务,下一步在项目全面提速的同时,聚力提升周边村庄的“颜值”和“品质”,打造大堤沿线宜居宜业乡村振兴示范带。

    江水与湖泊相连,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地理相融,不久的将来,踏入这条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水绕绿,绿映水,一幅水清岸绿、城水共融的生态画卷浮现在眼前:

    天门碧水营地中,天门碧水和生态营地枕江而立,坐拥开阔视野,将长江美景尽收眼底。四季流转中,大堤水杉林春吐新绿,夏蔽荫凉,秋染红焰,冬立风骨,又是一处网红打卡地。归鸠驿站湿地中的湿地草甸景观以长江三桥为背景,兼具生态防护、湿地科普、观光体验;连接了渡口与二坝街区的时光长廊景观,传递人文暖意。

    城区面貌向新而行,生态环境向绿而兴。为长江添绿,为生态赋能,芜湖市鸠江区正在做的,还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鸠江区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时刻关注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林相、生态等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34个长江入河排口全部整治完成。对沿长江岸线一公里范围内的船厂、砂站进行迁移、破除石方、回填并予以复绿。全区沿长江沿线复绿面积总计7280亩。

    优化林种结构,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结合省级森林抚育任务,近三年来,该区完成对长江生态廊道面积11000余亩的抚育工作,促进长江生态廊道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全年涉渔违法违规案件下降30.2%。

    春风又绿大龙湾,鸠江大地展新颜,从惠生联圩的生态修复到无为大堤的绿色蝶变,从长江岸线的涅槃重生到全域绿美的生动实践,鸠江区正以实际行动描绘一幅新绿舒展的生态篇章,并让绿色生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来源:人民日报、大江资讯、(摄影:朱颜、江小青、陈胜伟)

    编辑:汪玉婷

    校对:杨媛媛

    审核:管大烈

    平台运维:鸠江区委网信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鸠江”

    如果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私信小编予以处理

    点分享

    点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