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时间 贷款 费用 车辆 银行 公司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社保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假期出游热,特色线路游解锁城市多面风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2:59:00    

    这个清明假期,南京文旅市场迎来“另类游”趋势。与夫子庙、中山陵等传统景点“人从众”的景象不同,不少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循着“特色线路游”的攻略纷至沓来。在旧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工业齿轮与先锋艺术装置碰撞出时空对话,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吸引着追求深度游的年轻人;沿江游路线则带领游客领略长江的壮丽风光,感受生态南京在春日里的无限魅力;数个老街更是成为市民游客“另类深度游”的热门选择,大家在烟火气中感受城市更新与文化焕新带来的“南京新貌”。

    在老厂房里沐浴南京文旅的“春天”

    春日里,秦淮河畔的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人潮涌动。其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众多老建筑和工业遗迹给整个园区增添了一丝神秘又独特的氛围。游客们手持咖啡漫步于梧桐绿荫下,用镜头记录百年厂房与先锋艺术展的时空对话。“避开人潮,在这里既能感受历史厚度,又能打卡文艺小店,体验感很松弛。”来自杭州的90后游客陈女士表示,清明假期,她和同伴专程来打卡并拍摄这个园区的工业复古风写真照,“深度游”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同样拥有热度的还有位于三山街附近的国创园。作为一处由工业遗址改造的创业园,这里随处可见工业元素。有趣的小咖啡馆、极具工业风的建筑、个性张扬的买手店、新颖别致的春日市集……一大批潮流感十足的“吸睛元素”让这里成为年轻游客和市民的“打卡圣地”。南京市民殷小洲一家选择在假期里来此园一游:“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老建筑来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也能在网红餐厅享受‘慢时光’,比挤景点更有意思。”

    “红创Park”产业园、101明潮里、越界梦幻城……当春日里的阳光洒满斑驳的砖墙,更多别致的“园区景点”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挖掘、被“解锁”。而南京的“园区新游”不仅是一场避开人潮的旅行选择,更成为解码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一把“钥匙”。相关专家表示,从“打卡地标”到“沉浸体验”,游客们的偏好变迁正倒逼城市挖掘存量空间的文化价值,而南京园区的改造、更新,为历史名城探索“文旅共生”提供了新思路。

    在沿江路线领略长江生态画卷

    “都说南京生态好,春日里必须来赏赏江景。”假期里,来自马鞍山的戴维来南京踏青游玩,发现了一条“宝藏线路”——从栖霞山华侨城至燕子矶滨江公园,绝美长江岸线串联起金色“沙滩”、绿色湿地等多元场景。这条被网友称作“拆盲盒式游览”的生态走廊,正以“一步一景”的独特魅力,成为城市微度假的新宠。

    “导航至欢乐谷,从欢乐大道顶头向左转,在停好车后,向西穿过集装箱,跟着视频攻略一直走,中途还会路过挂着旧鞋当路标的小树,继续跟着走就能解锁‘江畔沙滩’!”戴维向记者展示他在社交平台收藏的攻略视频。他带着家人按图索骥,半小时后果然在江岸发现一片金色“沙滩”。“不跟着视频来找,还真找不到,沿着小路走过来,真的是豁然开朗,你看这江景,多美!”戴维说,攻略视频被不少游客收藏,大家都准备开启“滨江野趣一日游”。

    沿江线路,风景不断“刷新”。美术教师周敏在燕子矶滨江公园写生,她的速写本上跃动着船影与飞鸟共舞的春日图景,更添生机的还有骑行道上穿梭的身影。

    沿江游线路让市民在“家门口的诗意”中感受南京长江大保护的生态答卷。暮色中的江滩,水面偶有栖息的鹭鸟,岸边,文艺青年的吉他声轻轻应和——这幅人与自然共生的长卷,正书写着城市更新的温暖注脚。

    在古城老街品味旧时光和烟火气

    从集庆门出发,坐上62路公交车,半小时后就来到了西善桥老街。4月5日上午,市民张荣陪着小长假来南京的女同学小钱,开启了南京“老街游”。张荣的老妈是这条老街的“忠粉”,即便搬到岱山居住,也要每天坐公交到这里买菜。

    “别看这条小街老旧,如今却是‘网红打卡点’,每天上午客流量超大,很多河西市民都会来这里买菜。”张荣说,西善桥老街曾名“通惠里”,距今有200多年历史。大约从清末时期开始,这里逐渐形成了户户临街、开店经商的格局,老虎灶、理发店、茶馆、饭庄、杂货铺等一应俱全。

    至今,这里仍保留着菜价便宜、品质新鲜、品种丰富的特点,吸引了不少本地市民甚至外地游客。张荣带小钱逛了老街青砖小瓦的古建筑与一棵棵老树,还逐一品尝了杂粮煎饼、小馄饨、老卤面、烧饼、蒸儿糕,小钱说:“相比光鲜靓丽的大商场和新景点,我更偏爱这种‘旧时光’的味道。”

    偏爱“老街游”,甚至成了一种别致的出游属性,而南京显然能满足这种独特的旅游需求,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小马是一名南京“老街游”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不久前,小马专门去了一趟江宁谷里老街,谷里因地处金牛山谷而得名。元代在此设“里”,故称“谷里”。踏入谷里老街,仿若瞬间穿越回了90年代,这里的每一寸石板路、每一间老房子,都好似被岁月施了定身咒,依旧保留着往昔的模样。老街的“锤子面馆”在此开了近30年,锤子面馆的旁边便是王子发型,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手艺强、且理发仅需15元,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店内老式的理发转椅,瞬间将人拉回童年记忆。

    历史悠久的金陵城,自然不乏各式各样的老街。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地下空间工程系的学生们,就曾在刘文亮老师的带领下,多次来到雨花台区古雄街道的板桥老街,实地探访这里的古建筑和桥梁。桥身碑文明确记载“康熙二十七年重造”的老桥,是大家研究的重点,这座三孔拱形古桥每次都让学交通的大学生们感慨:“老祖宗有妙招!”

    当都市人在玻璃幕墙间加速奔跑,南京的老街正以另一种频率跳动。“每次老街游都收获满满,让我内心都变得宁静了很多。”小马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旖旎 于洁尘 王婷婷

    相关文章